查看: 1758|回复: 4

启迪——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7 0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启迪——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作者:山城子-李

春夜喜雨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最喜欢第一、四两句,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迪。
好人形象,就是要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当春普降,就是做到了具体与历史的统一,这属于科学世界观的呈现主观能动,又识大体。而“细无声”就是方法。小苗们都会满心欢愉,倘若挟冰夹雹而落,课堂岂不成了人间地狱?

诗的主体形象更适合教育,所以千百年来“润物细无声”被推崇为名句。
这不仅是方法的问题,个中的博爱之心也贵为金玉。

这首诗写法上也有特点,就是一联一变:首联活用一个“知”字议论开头,拟人的效果就活灵活现。颔联活用“细”字变为描写相承,好人的形象就更加凸显。
颈联转为远景,深化了春雨的恩泽普遍。尾联合在对明晨的联想,是展示恩泽普遍的预期实现。

全诗议论而起,近描而承,远写而转,联想明晨而合。使行文不呆板在一个平面。
诚然,我还觉得这喜雨或许别有寄寓,为何不是希望有这样的好官,为穷苦百姓造福一方呢?千家万户都业也乐,居也安。这很符合诗圣的思想,是把民本观念载于春雨润物上面了。

2014-4-27于观山湖
发表于 2014-4-27 1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来学习!

诗就在那里,它是一个既定的存在,并且不会再改变。但你却可以从这个存在中有不断的新的发现,因为诗是放射性的,诗无达诂。但其放射性有一个原点,你离开了这个原点,它就成了另一首诗。忠实的读者,是不会把这一首诗解构为另一首诗的。
当下的诗界里仍然有一种歪理在误导着新人,那就是“读者的再创”说,以为一首诗经过不同读者的阅读、解析,可以派生出无数首诗。这多么荒谬!诗人不精心地书写自己的诗作,使其有机地成型——独立、独创,却罗列一堆支离破碎的信息,任由读者去再创,但作者的诗呢?难怪常被人批评为非诗。因为那本来就是一个无诗的存在,或充其量一个丰富的料场而已。但助长的另一个怪现象却是:经由某些有心的“评论家”们的妙笔后所夸张、拔节的“大诗意”很能忽悠人。作者-评论家彼此推波助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一旦将这些评论重置于作者的诗中,却难以找到评论家言论的归属——所谓的中心词,在完全独立于诗的整体构成外是毫无意义的。
一首诗就是一个整体,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不可以再分裂的。因此无论读者、理论家,如果是一个合格的读者、理论家,他们就不会脱离作者的“诗品”——这个主体,去任意地创造、拔高。伪批评无论是棒杀、还是捧杀,都是不道德的。
这也是当下评论界的一个怪象,一些我们原本还有些明白的分行,一经他们渲染反而糊涂起来。

——评论的倒挂

点评

说的很现实——真就是这样,有许多作品不是诗,许多评论也不是评论——很悲哀的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08:57
发表于 2014-4-27 1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诗议论而起,近描而承,远写而转,联想明晨而合。使行文不呆板在一个平面。
诚然,我还觉得这喜雨或许别有寄寓,为何不是希望有这样的好官,为穷苦百姓造福一方呢?千家万户都业也乐,居也安。这很符合诗圣的思想,是把民本观念载于春雨润物上面了。
——山城子·启迪——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山城子的这个“觉得”是很贴切原作的,也就翻出了旧诗的新意。古诗多即兴、寄托,从“好雨知时节……花重锦官城”正是一幅理想社会的图像。作为忧国忧民的诗圣(天下寒士俱欢颜),由喜雨而思及好官是很正常的。

点评

谢谢兆玉认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08: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8: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现实——真就是这样,有许多作品不是诗,许多评论也不是评论——很悲哀的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8: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4-4-27 15:10
全诗议论而起,近描而承,远写而转,联想明晨而合。使行文不呆板在一个平面。
诚然,我还觉得这喜雨或许别 ...

谢谢兆玉认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