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6|回复: 8

[选稿] “与诗文共舞”栏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06: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跟帖编辑好的内容。
发表于 2009-6-4 01: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荐观云的《析首期同题·童年·及童年的几篇诗文》

观云把这篇析文的重点放在“同题”足见了观云的用心。

是“诗文活页——同题与擂台“的进一步拓展的指导思想。他又讲解了本期同题的前前后后,包括《童年》的产生过程,这一看似远离诗文赏析的偏题析文才体现了坛主对论坛的远视。一期同题诗文的质地其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关键是正视同题写作的意义和参与这一活动的主观意图以及作者出题者的心态与智能,只有健全这些“同题与擂台”才不至于成为一时的热闹而能更长久的存在。观云为什么有如是之想,就在于他早已经历了这些,并看到了它的症结。
“本期的批评选择从宽,以表扬为主,不过表扬也得有被扬之处。”短短一句既表达了本期析文所持的宗旨又从总起上毫不含糊的肯定了本期的参与作者及其诗文。
“批评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它必须忠实于作品忠实于阅读。”中成是一个非常注重于回贴和批评的论坛这和观云本身具有极大的关系,也是这初生的中成必将凸现于网络的基石。中成的批评持忠实而温的态度,不主张呈现偏锋是批评之大道,棒杀与捧杀从来都是被批评者的大敌。
观云的文字始终是精辟的,没有多余的话,那些看似题外的从容谈吐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别具意趣。我选持中成是我的幸运,因为自入中成以来我一直受益。观云是贤者。

观云原文见下贴。
发表于 2009-6-4 0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析首期同题·童年·及童年的几篇诗文
      观云忘我

同题

  经历了诗歌报的临屏之后,在华语现场(今华语前身)我将之衍生为同题和擂台两种形式并在华语运作了一些日子推进了华语的进程可惜未能始终坚持。为了日后对这些标题的再用,我设立了专门的题库,作为存放这些活动的记录,如今回到华语它们还在,诗歌报也有我参与点评的贴子。临屏是花语的,也是很网络的,而它的实质就是长期存在于诗文交流之间以文会友的同题形式,这个形式很重要,对推进文学活动、交流创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表现文学天赋都有积极的意义。
  同题写作并不是无聊的写作,也不是凑个热闹,当然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当热闹凑,只是我觉得它是认真的。正如现实原本是严酷的,却偏偏有对之不屑的浪青,文学创作是认真的,却总有人持游戏之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心态无非就是我比你们都行,你们认为了不起的,我比这些了不起更了不起的。这种状况更多地表现为心理的层面,实际上的行为是很难做到很难实现的。真正能实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生活,然而做到了这一点你又不存在了。所以现实就是严酷的,文学创作就是认真的。只是在我青年时也不明白这一点,这其实就是它们的客观规律。每一种大众认可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则和它的合理。
  同题写作有点类似于作文,但它和作文不同,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甚至有老师的指导为先,作文的好坏更多的依赖于老师的好恶,而且会有诸多的限制。同题就没有了这种弊端,它是一群爱好者平等的交流,其评判也是共众的,这就让它避开了个人的好恶,而呈现为一种集体的取舍。
  同题的第一要素当然是出题及其附加条件。出题者心态要平和要顾及大众,不要心存刁钻,以为难他人而作乐,那样就失去于交流的意义而堕入游戏的俗套。一个题目指向要明确,要给习题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其目的就是要激发习题者的写作欲望,而不是让人望而却步,不知取舍,无所适从。因此其附加条件也应免于苛刻。比如文体的要求,长短,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进去的,但过于设限。其二同题的写作当然要切题,不切题,你的文字写得再好也与这篇同题无关,就是所谓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同题写作中最要不得的。切题,一是紧扣着题目做文章;另一个是借题发挥而又不离不弃。注意到了这点你的文彩是大可以发挥出来的。尤其是中成现在所选择的这一诗文同题。把附件降到了极限。

童年

  有了前两次试行的失败,这一次的出题就慎重了些,在时间上也做了点限制。没有时间的制约就会了了无期,从而那可能激发出的写作欲望也会因为久待而不振。
  6月1日是儿童节,是不是再象端午节要求大家给诗和诗人写一首诗那样要求给少儿朋友写一首诗呢?这当然是可取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少儿是人类的未来,是父母的最爱,中成论坛,大家都是大人了,大多都有孩子,有的人都有了孙儿了,在儿童节为小朋友们写首诗当然是应该的。但切入点在哪儿呢?会不会象端阳节那样,原本以为诗友们为诗和诗人写首诗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还是没有几个响应者。因此吸取了这一教训,放弃为少儿写首诗的命题。但那日毕竟是儿童节,儿童节诗文活页正式首期命名怎能和此没一点关联呢?忽然间想到了童年这个词。
  童年,一下子我的思路就被打开了。这可是人人多有的过去啊,而且是挥之不去,无法抹掉了。你可以不想它不思它,把它埋在记忆的最深处,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它是你曾经的拥有,尽管可能会模糊不清。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都是不一样的。尽管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有的可能早已离开了父母,但一个人能长大成人,他的童年就是他的财富,就是他最初的矿脉,他的人生的源头,清澈而流长。
  它可能因为人生的变故而被定格在某一时段,被凝结在那里成为一个结核,但你一旦打开它,你会发现你的人生竟和它密切相关,你的后来总在那儿会找到前因。我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的童儿印八十”。说的有是这个意思。

《童年》的几篇诗文

  首期同题能收到这些贴子,作为出题人的我已满足了,尽管我曾有过一次的同题要让我点评整日的经历。但现在不同,现在论坛的行情大不如前两年,这也是鸣之在论坛所发出的“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了?”的时区所指。今日的论坛在受着纸媒与博客的双重困扰。
  写作最终是要有报酬的,否则人类取之为何?报酬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物质的诸如稿费之类的利,受人景仰的名(名可以转化为利);精神的,可能就是一种近乎于知己者的慰藉,一种圈子式的阅读。也有生前默默无闻(但决对不会没有一个赏识者在给予他以精神的支持)而死后名声大振的。
  论坛的写作,就现阶段来说大多数是无利的,尤其对诗写作这一块来说,可能只要有人喜欢地读就很不错了。一个写手的名在没有转换成纸媒之前,大多数是不能转化为利的,而且网络之名真正受人崇敬者恐怕绝无。他们大多数活跃在纸媒与网络之间。那此成名的诗人,那些份量级的人物,在这个诗的极其困顿的时代所取得的这点成就是不能随便地掷之于公众论坛之上的,博客真正服务的对象就是这一类人。对一般的人而言博客就如你有了我也有了的摆设一样,实在没多少意思,最起码基于对论坛的感悟来说是这样。
  本期同题有这8篇贴子是一个不小的成绩,这对当下的中成·诗文活页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从童年开启人生的记忆,从童年开启诗的矿藏。
1号作者我爱我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他把他的童年定格在伤感的忧郁,这显然超出一般的认界。他的这首诗是优美的,承袭了西洋式的抒情传统。我们姑且不论这之中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但在这首诗里诗人是那样的动情而认真。他对幻美的追求从童年直到如今,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唯美的主题。我喜欢这样的诗,尽管它的技法已有些过时,但依然很诗性很纯真。

《童年》

我爱我国

怀着伤感的忧郁
我的童年
那幻美的邻居转身就不见 

以为她一直和我在捉迷藏
躲在花丛里
或者一座院墙的背后

那一双被吻过的手
故意拨弄花丛 发出些声响
可她没听见还粘满玫瑰刺

我勇敢的翻过那道墙
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只有掉下的墙灰成为永恒的记忆

童年,童年,我一直在追
那不见了的幻美的近邻
如同,此刻我现在的心

09-06-02

2号作者飞来飞去。他将题目稍做了一点变动改为《童年记忆》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一个人的童年原本就在他的记忆里储存。这短短数行表现了一次童年的捉迷藏游戏。只是有点司空见惯,看到前几行就猜到了结果。但诗很短,算不上浪费。而这童趣总是反复地重现在人类的旅程中,如果人类哪一天真的少了童年这一节,那才是真正可恐怖的。童年无诈。这数行文字所阐述的就是这个。如果按照诗来打分,我也只能付之一笑。

童年记忆

飞来飞去

脸冲着墙
倒数10 9 8 7 6...
开始

只剩下最后一个没找到了
我们齐声喊藏好了别出声
他用清脆的声音喊“知道了”

3号作者小小草。童年是一个知性,更是一个感性。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它的独特性,因了这独特便有了它的独立存在。小小草的童年和一对鞋子有关和一双大眼睛有关,和一条小河有关,而重点的细节和小人书的阅读环境有关。也就是这行独特的“松油灯盏的快乐,扑上扑下”让读者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诗贵真诚,小小草做到了这点。本诗以四组场景记录了诗人的童年,真实而可感。

童年

小小草

一对鞋子,离开天空很远
离鹅卵石很近,
浅浅的流水,螃蟹爬上爬下

一双眼睛,离太阳很远
离六畜很近,
一堆堆麦垛,蝴蝶飞上飞下

一本小人书,离梦想很远
离萤火很进,
松油灯盏的快乐,扑上扑下

一条小河,离轮船很远
离脚丫很近,
一缕缕水草,在梦里缠呀缠


4号作者柴进。“为一张纸片哭上半天的”童年,造就了今日大多数诗文为众生写作的柴进。柴进的诗文总伴随着悲天悯人,这是他作品的主基调。在这首短短的童年里也不例外。他的诗质感很强,透过这些表面的陈述,总能让人至达它的内核。“那是我吗?/不像/可就是我/你不说  我也知道”含着思辨色彩。

童年

柴进

说走就走了,
留下的  满脸茫然

于是
一天天想起那不知所谓的日子
那曾经为一张纸片哭上半天的记忆
似乎还在飘来飘去
那时节走在阳光下
脸上满是肮脏的泥巴
所有的事情记得最清忘得也最快

那是我吗?
不像
可就是我
你不说  我也知道

5号作者穆桂荣。这是一首极具印象的诗。童年之后缀以碎片,指明了这是一个特写。一个特写镜头其质感和动感都很强。美,一种意境的幽远深藏于其间。这里的“蓝翎鸟”恐怕就是桂荣所一直在追寻的诗的化身,如同前文我爱我国的幻美,以及大名鼎鼎的“青鸟”。

童年碎片

一朵涟漪中看到了
自己寂寞的童年
脚尖飞起的石子
落入水深处
溅起一只美丽的蓝翎鸟,多像
隐藏在诗行里的预言
梧桐叶,捂不住一粒露珠的轻叹
哽咽的寒蝉在我的手心找到了温暖

6号作者飘然而至。飘然自入中成以来,他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总能给人以动态而直接的享受。和他的名字一样,飘然而至,使你在不觉之间和他走过了一段行程。这是一篇很好也值得一读的文字。它的前记是这篇短文的指导思想。这篇短文集评、议和叙与一体,浑然不觉,在流畅的文字间找不到疏漏,细密而严谨。

童年
——快乐的童年,无忧的童年,无论贫与富,都是我一生的财富。

飘然而至

  想到了这个,我的心便飘然起来,飘到了它的浑然不觉的来处,飘到它的人生的入口。童年,从母亲的怀抱里下到人生的地上,一步一步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步一步在人生的道上介入成人的行列。一步一步地从无到有,储藏人生的记忆。童年就象一块吸水的海绵,你可以凉干它,但你挤不干它。谁会把孩时的童年凉起。
  每一对双亲,总是那样不顾一切地呵护孩子的童年,生怕稍有闪失他会摔倒,于是含在嘴里,捧在手上,搂在怀里,放在心尖尖上。童年是无忧的。童年的快乐的。快乐的童年是大人的财富。
  因为我的快乐,所以我的父母总感到富有。他们常常从我的手上把别人的孩子同样需要的东西递过去,或者叫我传递过去。而且,我总是想都不想就让两只空手回来拥抱笑嘻嘻的妈妈。然后她努力地把我举起来,举起她的骄傲。
  在那个物质馈泛的时代,人们互通着有无,没有储藏,没有隐瞒,谁家的需要就是左邻右舍的需要。谁家的孩子都是左邻右舍的陔子。孩子总是会打架的,打得过分了就难免有伤痛,伤了自家或别人家的孩子,大人们的脸便阴雨起来,有时会一连有好几天。但尽管天还没有放晴,那打架的孩子早已滚爬在一起了。他们是父母脸上的六月的天。
  我的父母从没有为我的打架操过心。因为我是一个不打架的孩子,我讨厌打架,那一身泥,一身土,一身的破皮烂肉。尽管打架的并不一定都是坏孩子,尽管他们后来都比我有出息。但我还是不喜欢打架,正如到今天我也不愿和别人争吵。
  我的富有是我的双手经常空空的童年,是我长大后仍然常常地空手回家,迎来的仍然是母亲的笑容。母亲,从不问我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是的,母亲从来不问。去年母亲临走前的数小时,叫我打开了她的一个小包,把里面不多的钱让我收起来。我以为她让我代为保管,可母亲却说:“这钱用掉它还会来。”我至今收藏着这些钱,不肯将它们用掉,我知道这些钱用掉了它们一定不会再来。
  虽然,到现在我连属于自己的住房都没有,但我仍然感觉很富有。童年,快乐的童年,无忧的童年,无论贫与富,都是我一生的财富。
 
                09-06-02

7号作者小雪。小雪一篇没有写完的《小雪情话》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欢。而这篇《童年》又再一次再现了小雪文字的灵动与鲜活。他(她)的思绪的活泼,她(他)的鬼精灵。难怪小时候谁也劝说不了的嫂嫂会听她(他)的摆布。这篇《童年》的缺憾在第三章稍为弱了些。“童年,是一枝春芽插在树梢上,童年是绿色的。”仅此一句的小雪也就可以夺冠了,何况还有下面那些可爱的文字。小雪和飘然的那篇童年一样,都兼写了大众与个体的经验,并反复地游走在两者之间,这就能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共享作者的文字。文字的过于私密化是危险的写作尝试。我们应当从飘然与小雪的这两篇短文中获取正解的启迪。

童年

小雪



童年,是一枝春芽插在树梢上,童年是绿色的。
在母亲的孩子里我是最小的,我插在哥哥姐姐之间,我是绿色的。绿色的我无忧无虑,绿色的我总让人喜欢,让人喜欢的我,心里总装满喜悦,无论我走到哪儿我就把歌声带到哪儿。
唱歌不仅可以有糖果吃,也可以有煎饼吃。呵呵,你别小看了这煎饼,主人也不一定舍得吃呢?但她拿煎饼换我的歌听。如今她早已不在了,此刻我多么想回到从前拿我的歌换她的煎饼吃,直到她笑哈哈地说:够了够了……



童年,是大人的开心果,是母亲的倾诉,是奶奶的叮咛,是邻里的桥梁,是父亲从乡下回来必须搂在手里的小可爱。童年象一个迷彩的球,在大人们的身边滚来滚去。
童年,我的话比哥哥的话管用,比母亲的话受听,童年,一发生纠纷谁的话也听不进的嫂嫂,只要我一劝,她一准就会从床榻上起来吃饭,然后什么事也没有似的一路风赶去上班。
邻里们事后笑话嫂嫂,母亲也在笑,哥哥也在笑,可嫂嫂毫不介意。我也记不清我每一次都说了些什么?但我想,那时我一定搔到了嫂嫂的痒痒。虽然多少年过去了,也不知发生了多少可以改变人生的事,但一直没有改变我童年的记忆。



童年,是少年的弟弟,是成年的天使,是中年的传书,是老年的记忆,是返老还童的仙丹。童年是上帝送给人生的最珍贵的礼品。它包裹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释放它永恒的绿——直到成为一片明净包容憔悴的人生。
童年是绿色的。绿色的我无论走到哪儿都把歌声带到哪儿,无忧而无虑,一如你所说的天真。

09-06-01

8号作者卢兆玉。纯即兴之外。作者的高时之处,在于巧妙地拆解了他人的题材,而做为自用,并引出了童年它还在我必里这个主题。文字简练而工整。和我爱我国的诗一样都属于过去的诗。

童年

卢兆玉



听小雪唱歌
想到了我的童年
童年一支快乐的曲子
不需要作曲家谱写

看飞来面墙
知道那是捉迷藏
迷,藏在童年的心里
它没准会蹦出来

我飘然而至
躲在你们的后面
捂住自己突突的心跳
童年,它还在里面

09-06-02

首期同题有这些,观云真的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文字放到哪儿也不会逊色。但愿下一期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更多好的率真的作品。呵呵,真的有好长时间不捣鼓这个了。本期的批评选择从宽,以表扬为主,不过表扬也得有被扬之处。批评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它必须忠实于作品忠实于阅读。

                观云忘我
                09-06-03于中国成人诗文网
发表于 2009-6-5 0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让我雅正的是长诗
——读罗锡文的《川南随笔》
 
    山城子              

没听说谁用两周时间才写一个随笔,因为我写一个也就两三个点;也没见过谁一个随笔竟能绵延曲折出150个千字,成了一本183页的书。然而罗锡文这小伙子(也可能不太小伙子了),却能让我亲见。每天逾一万字的写作速度,我是望尘莫及,而又能这样高速出思想情志与诗意之美来,更是欲将我(或别人)落的绝尘于后。
在这个没有太阳的阴沉沉的黔中的下午,寂寞一直不肯离我而去。无计奈何就在书架上取下小伙子新近给我寄来的他的第十一本著作《川南随笔》(作家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这样,我就同他一起面对与他形影不离的阿鲁耶达,也就疏远了空泛的时间以及时间空泛里的无所事事的颓废了。
对于川南那些事,罗锡文就像当年明月熟悉明朝那些事一样地熟悉。有人向我介绍说《明朝那些事》语言挺幽默逗乐的,作者本人又说历史本可以这样写,所以就从网络密集地点击直点到图书畅销上来了。但我明朝了半本之后,就知道那不时的幽默逗乐及可以这样写的语言,其实照比罗锡文还远远差着灵动而绵密、流畅而深刻的创新距离。只是罗没有声明一部抒情长诗是可以这样写的,因为他知道即或声明,也于销售无补,毕竟获得首个鲁迅诗歌奖的《狂雪》,也没能进入畅销的行列。
不能畅销,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畅快。正是这诗意般的畅快,才让我的感觉觉着读的不是随笔,而是一部长诗,一部闪着思想光芒、情志晕辉与审美意趣的抒情长诗。
我这样说有些像结论,其实是印象,但即或是印象也要找出证明来(虽然全书的每一页文字均可作证)说请看、请看、请看,这不能不深刻于我的本应该的这样的印象。

先说“思想光芒”——其实谁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光芒,只要你思的想的符合实际,而又有益于这个世界,别人又没那样思过想过。别人那样思过想过,你变些个词句说出来是不算数的。
罗说:“在深处的,是根!一切将在深处复活,这是不可抗拒的!”
说的是草根吧?从自然上说的,也是从社会上说的。规律使然,中国的经济也必须从根上活起来,农民的富裕也应是不可抗拒的(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抗拒”有形无形地存在着),不然其他行业将如之奈何?
罗说:“人是需要精神的,它无疑高于道德和地位。”
前句不能算他说的,其真理性早被太多的人们承认了的。后句就亮起了光芒,是因精神在人生的平台上,被摆到了第一位,很重要的道德排在第二位,而被一些人看得很重的地位,已经在第三位了。那么金钱呢,就更得往后排了吧?精神,毕竟是人生成功的内在支柱。
罗说;“人类历史的一切作为(战争、政治、商业、贸易、家庭等)都是以生命为核心的,也是以生命为交换的。”
是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是从政治上来解读生命的,罗锡文这里推而广之到“一切作为”,就将其涵盖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上来解读人生的价值。这里就有不论你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应当以“拼命”的姿态来显现价值的深义。
例不过三,已经可以证明著作中的“思想光芒”了。

下面是“情志晕辉”,也来三个:
其一:“可始终使我们心灵愉悦的,仍然是真理,是爱。”
毕竟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有恨友爱,而爱与恨的准绳则是真理。这里表现出的诗人的追求,分明的是情在爱,而志在真理。只有在真理的基础上,恨才能凸起正直的脊梁,爱才可以显现幸福的美彩。
其二:“对美的崇拜,是智者唯一的姿态,仁者全部仁善的发散。”
美是什么?请不要到美学大师那里去请教,那只能越请教越糊涂。其实美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就是与真、善并列,令人觉得好看、好听、好闻、好吃、好舒服、好愉快,或者好激动的主客观互相作用的关系与过程。崇拜这样的关系与过程,就是追求美、审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可以说没有不追求美的诗人或画家,而智者与仁者当然含着这些画家与诗人,不必说罗锡文了,情在对美的“崇拜”,志在创造美的“姿态”与“发散”。
其三:“我奋力地摇动着诗歌的桨橹,哪里,哪里才是意象的港湾?”
这里诗人之情在诗上。罗锡文已奋力地摇动着诗歌的桨橹游过了《裸舞》(重庆出版社)和《时间的回声》(中央文献出版社),可谓之倾情一路了。但追求创新意象(这个诗歌命脉一样的要素)之志,仍在进行时。
晕辉已闪出三圈,其情志备矣。

最后说说我于阅读中所领略到的审美意趣。诗的意趣之审美,全在语言的表达上。只有美的语言,才可以结构出美的意象,只有美的意象,才可以组织起美的意境来,才是真正的诗。也举三例罢。
例一:“因为美,我还见识过川南缠绵悱恻的阴雨,它们仿佛是那些乌青的云被时间一缕一缕撕下来的。它们是洗涤你的心灵、才情和生命的泪水。它们就像一种极为有益、有勇气、有智慧的法子,来解决被抑制着的感受,解决疲倦满腔的审美,透析在诗歌中无法全然诠释的所有意象。”
这是作者对川南阴雨天气的丰富而多姿而深沉的感觉语流。这样的语言流淌,给人一种绵长绵密的美感,给人一种觉察不到又分明交叉使用了句子排比、成份排比和词语排比,因而创造了美的机智,以及接连不断的拟人与比喻边走边呈的灵动。这是一般散文笔法所难于达到的诗性的语言,是不该有疑问的了。
例二:“它们就在写字台上像一个吃软饭的人等待别人为其付账一样瞅着我,它们就在一册高雅豪华的笔记本里偷偷地抠着肚脐眼笑我,它们就在报刊杂志庄严的铅字里露出圣贤的嘴脸,它们就在一堆废纸中和一群躲避暴雨的蚂蚁一起,新奇地询问着新的归宿。”
“它们”是作者从箱柜的杂乱中翻出的一堆先前的信件,竟也可以这样地排比、比喻、拟人出这样的活泼烂漫的反映诗人心理动态的系列意象来。全然地诗化了的语言表达。
例三:“故乡,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梦。但它只能存在于我苦心经营的文字中,我流泪、叹息、激情四溢的方向,早已迷蒙一片。”
这一段是我随意就翻到了109页,视线落到这两行字上。我这样近似随机抽取的方法,是想证明,这部随笔任何的部位,只要将其断行排列,那么它就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可以称之为是一部抒情长诗了。请看:

故乡,一个遥远
而又亲近的梦。但它只能存在于我
苦心经营的文字中
我流泪、叹息、激情四溢的
方向
早已迷蒙一片

   谢谢这位我在网上找不到他博客、文帖、信箱的小伙子朋友罗锡文,是你让我知道了散文也竟可以这样丰沛着诗情、迤逦着意象、蜿蜒着语美,来写呀!

2009-5-1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6-5 0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不是个贪的时代?
——读剑熔小小说《访友》

    山城子

没上网那阵,还评过几篇中篇小说,都发表在《中篇小说选刊》的“尾巴”上了。上网后我学写现代诗,因而记了不少的“阅诗随笔”,竟至不再接触小说,更不必说评了。我一般不喜欢读小小说,因为篇幅太小,感动的波澜起不来,所以很难角色进去。但今天博客里有纸条,好友剑熔让我看看他的这篇《访友》,我就载下来读了两遍。觉得这小小说虽然小,但内涵不小。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淳朴的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村支书)二毛的喜人形象。
二毛虽然当了村支书(那弄到个别人手里,也可以是土皇帝的),但他的农民本色不改。这从下了火车 “进了一家面馆,要了一碗扯面,一碗汤”的细节中,就一目了然了。他不贪(诚然,取消农业税费后这个温床被拆除了),且有责任感。这从他很在意市委书记侯勇对他讲的“取信于民,一是要廉,不能贪!二是要干,来真的!三是要奔,有目标!”的话,且肯定是这样做了,并做出了成绩(完全可以这样判断),才要带上家乡的土特产,到市里与“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书记畅谈一番。为了突出这样的正面形象,作者用夸夸其谈、言行不一,以致贪赃枉法的市委书记来做衬托。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成功之处。
读后我想:这是不是一个贪的时代?从二毛看不是,从侯勇看就是。从老老实实种责任田的广大农民和背井离乡去建设和服务城市的农民工看,更不是;而要从那些人数款数的数字都颇大的外逃官员,以及数不清的不携款外逃的国企干部的潜收入看,那一准就是了。问题是,谁让我们处在一个世界性的资本时代呢?资本不亡,贪必不能亡。但一篇小小说,是无力挖掘埋得这样深的根子的。
2009-03-23于上海

附:
访友(小小说)

作者:剑熔

   二毛一下火车,便把背的拎的东西一件一件放在地上,将手伸进衣兜里取车票,车票是掏出来了,可钱包不见了。二毛慌忙中不由得把手移动到腹部摸了摸,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心想:“我的乖乖,娃他妈还真有心计,要不,我这次就惨了!”
    二毛是薛金刚的小名。二毛来到桔园城,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就是想看看多年没有见面的朋友,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侯勇。那一年高考,他自己名落孙山,而侯勇却以高分考入一所名牌大学。起初,他俩书信来往,后来,有了电话,联系起来也更加方便了。如今,侯勇已经是桔园市市委书记,而他,依然在上“农业大学”。
    前些天,他想了好多好多。这次去桔园,给侯勇带些什么呢?名贵烟酒,人家不缺!营养补品,人家也不缺!到底带些什么好呢?
    在一旁干活的妻子亚青看出了他的心事,就有意无意的说了句:“把咱的土特产带上,不就得了!”
   “对!我咋就没有想起来呢!现在,城里人不就好这个吗!”二毛一拍大腿:“峰他妈,你的点子好!咱就带些土特产,纯粹的绿色食品!”
    于是,他带了一箱土鸡蛋,两只杀好了的土鸡,一些山野菜,一些黄灿灿的小米,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桔园城。
    去年,侯勇回了一次家。
    两个人一见面就寒暄起来。临走之前,侯勇一再叮咛二毛:“老同学啊,你是村支书,有责任带着大家往小康的路上奔。一定要记住,咱们都是党员,群众看的就是咱这面旗帜!”
    “你就放心吧!”
    侯勇还在叮咛:“二毛,取信于民,一是要廉,不能贪!二是要干,来真的!三是要奔,有目标!否则,什么都干不好!”
    二毛一听,一边笑着一边说:“我说书记,我的老同学,这轻易见不了一面,还没有把几年的话补上,你就要走,临走还不忘给我上堂课!”
    侯勇摆摆手:“不!不!咱兄弟谁跟谁!共勉!共勉吗!”
    二毛出了火车站,几个人一下子围了上来。
    “到哪里去?”
    “住宿吗?宾馆离这里不远,带星的,一条龙服务!”
     ……
    “对不起!我有车接哩!”二毛知道这些人很黑,心比石头都要重,弄不好,赔的就深了。所以,一句话就糊里糊涂的搪塞过去了。
    二毛来到车站东面的饮食街,进了一家面馆,要了一碗扯面,一碗汤。吃罢,他从一只小包里摸出手机,拨了侯勇的号,对方关机。二毛心想:人家书记,又忙着开会哩!
    上次,侯勇刚上任副书记不久,二毛就来桔园看过一次候勇。在市委门前,他打了几个电话,候勇的手机不是占线,就是关机。几经周折,两人好不容易见了面。
    二毛就问:“老同学,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你都忙着!”
    侯勇不好意思,忙解释:“哎,你看这一天忙的,上午下基层搞调研,走了几个单位,中午连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赶回市委,在办公室泡了包方便面凑合凑合,下午又接着开会,都快把人累死了!”
    二毛把碗里剩余的汤一饮而尽,往公交车站走去。片刻,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又走到路边,拦了辆出租车。
    “去那里?”
    “市委家属院!”
    司机看了看他,帮着把行李放好,一脚油门蹿出好远。
    半个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市委家属院门前。
    二毛又背又拎的向大门走去。门卫挡住了他:“同志,你找谁?”
    二毛边笑边说:“找侯书记!”
    门卫没有接话,只是盯着他看。二毛见状,急忙解释:“就是侯勇书记!我俩是一块长大的!”
    “我说同志,你还不知道吧!侯勇昨天就被检察院带走了!他的爱人也回娘家去了!”
    二毛忙问:“他犯错误了?”
    “听说,侯勇贪污、受贿了几百万元!看来,这回,他可是彻底完了!”
    二毛一听,原本热乎乎的心一下子凉了,就像这个冬天的风,一阵比一阵的冷……
发表于 2009-6-5 0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淡了《野草》,生了火焰

   巫小茶

  我想说说淡了的两首《野草》。很显然,两首是延续的,是内和外的一体。从形式上,句子越来越长,极尽铺张,也表现了内里的极尽压抑。我突然想把题目拆开来,一个野,一个草。我这么说,他文字中的质地就浮出水面了,一种自发的野性,像一匹被勒住的猛兽。草,低矮,随时可被踩在脚底,是一种在生活中极低的姿态。野性和低姿态却显示了极其强劲的生命力,自尊与内省。从野草实物标本打开身体,打开他人,并把刀指向自己——野草兼具了双重指向。温柔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颗心的存在,他的精神中希翼和盛开着“一朵美丽、忧伤、锈迹斑斑的莲花”,爱却也是野性不离不弃的缰绳。这是个精神缺失的时代,对于自主的奉献,对于价值的审判,对于一颗心的觉醒,现实就是绞刑架。

    他正在上升。这所有的句子,构成整体的冲击,是巨大的。向内冲刺的力量,从语言开始,将意识深处的反叛和质疑搅动起来。有一种冷,是内在火焰燃烧的极致。

◎野草

标本的诞生,你的痛苦,被定格在玻璃之内,我
抱着你无用的骨头,埋入地下。我将洗去
手上的血。收紧衣服,练习走路
一只脚划过2008,一只脚犹豫不定
还呆在08年的日历中。天很凉啊,我搓了搓手
这只手我曾用来写诗,喝酒,打麻将,手淫
还用来埋你,现在他们一前一后,配合着脚的节奏
今天的阳光多么明媚啊,我扬着头
与一个人的女儿邂逅。她不慎从八楼跌落
手伸开,像一只苍蝇划过世界。我们擦肩而过
她人无灵魂,我身无分文。人们避开我们,那有什么,我将洗去
手上的血,继续训练走路,2009的阳光多么明媚啊,你将不再被我记起

淡了 2009-3-23


◎野草

你将不再被我记起,亲爱的,今夜,我的胃痉挛,我的呼吸急促,
我不断的咳嗽,我记起一台报废的柴油机,它的内部变形
我的头上扬,我的眉微蹙,我快死了,你见过死去的灵魂么,拨弄吉他
的手已然龟裂,我将如何为你弹起我的歌谣?一枚纽扣被遗弃在雨中,泥泞里,上面
我曾细细雕满时光,亲爱的,如果允许,我将为你洗出
一朵美丽、忧伤、锈迹斑斑的莲花。我将衔着她,在雨中裸奔
像一只狼。奔你而来。我要抓住你。这时我目光熊熊,却记不起你的模样。丝毫也记不起
发表于 2009-6-5 0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就藏在玫瑰里
——黎阳《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读后
          李文
爱,一见钟情者有之,感天动地有之,山盟海誓者有之、相对无言却眼波如流者更有之。我不知道诗人黎阳的爱情是属于哪种情形,但我仅从他送给爱人的诗歌《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里读出了岩浆般的激情。他以诗歌为载体,以“玫瑰”这种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情感,我认为是最恰切不过的了。
在希腊的古神话里,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进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美与爱于一身,可谓是花中之宠儿了,它是用来表达爱情的花朵。玫瑰花语丰富,无论是多少枝玫瑰,人们都能赋予其深刻的含义。一朵表达了唯一,十朵表达了十全十美,而九十九朵则预示着天长地久。多么美好的祝愿啊!那火红的九十九朵玫瑰是那么地眩丽,美丽的让人心生忌妒,让人渴望拥有!那令人窒息的花香总能让人身心俱醉。
初读《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的时候,马上就被他轻灵,优雅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住了。从古至今,把爱情做为主题的文体大概以诗为最,多如恒河沙数。悲伤的,幽怨的,幸福的……不一而足,而黎阳的爱情诗内容总体来讲,是以幸福为主的,这应与他现实生活的际遇有直接关系吧。我总觉得,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单纯从文字中去感受一颗颗有生命的,跳动的心更让人快乐呢?
我坚持我的快乐。
我确定这是一万里的旅程
西西  一万里在这里只是三个字
在我看来,这一万里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其实并不密切。它更与心和心的距离,与时间有关,至少“言外”有这意思在里面吧。爱情之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一万里时间的起点,诗人起笔如此坚定,带着决绝和一往无前的心态,一股男人的豪情,一下子就扣紧了读者以及诗人倾诉对象的心弦。而接下来的“西西  一万里在这里只是三个字”我认为这是此诗第一个高潮的地方,让人突然,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陌生感,将纷芜繁杂的爱情之路还原,如此朴素,如此美好,仿佛触手可及,拉近了彼此貌似遥远的距离。而一切才仅仅开始。会有怎样精彩的心灵旅程在诗人笔下展开呢?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万事开头难,诗歌亦如是。甚至有人这样说道,有好的开头,一首诗就成功了一半。这话或有偏颇之嫌,细想却也不无道理。诗人举重若轻,紧凑而不仓促,淡定从容又充满激情的起笔,的确让人佩服。
你顺从一个声音的摸索
会成为爱情的一个经典
还有你默默写下的文字
以现今网络上流行的“技巧”角度来看,这里“过于”直白了,没予人想象空间,没有起承转合,没有曲径通幽,也没有貌似深情其实软弱无力的告白。但这正是一首好诗该有的样子。诗贵什么?诗贵真。不矫情,不做作,不无病呻吟,只以真切动人。辞藻是否华丽,诗意是否婉转,其实并不重要。
相对整体而言,此节应该是个过渡,是内在韵律中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从节奏看是隐忍的,语言却依旧彰显了作者与生俱来的真切与张扬。“你顺从一个声音的摸索”此句有虚实相生之美,是呓语还是呼喊?我们无从得知。思量时,顺从与摸索,已将心灵感官牢系在了现实无比真实的感觉中。是的,你无从辨别声音的来处,你已经走在路上。爱情的盲目与执着之美在诗人笔下如此经典,更因“你默默写下的文字”而圆满,彼此相知,了无遗憾。时间在这里是停止的,安静若哑。情感,深远以致无声。
每个字都是一朵玫瑰
有红色也有粉红色
还有可怕的白色
第三节文字依旧平稳,作为明亮的象征,红与粉红,细密温暖的颜色犹如一个人心地善良的理想,在充满爱意的诗人手中徐徐展开,随着“你”的每一个字,随着每一朵跳动的火焰……一切结束在这里该多好,但第三句诗人行笔却出现急转,将此诗又一次推向高潮。也许,“可怕的白色”正是此诗“诗眼”所在。它哽在“红与粉红”之后,冷冷的预示着美好的另一面,这突然的转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至此,诗人从单纯的,鸵鸟式的歌唱中回过头来,清醒意识到,现实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地域心域、周遭环境、来自他人或自我的跌宕起伏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两颗相爱的心。这”可怕的白色“,真的让诗人感到可怕并从此畏缩了吗?
我们彼此学会告别和拥抱
在你隆起的背上  写下我们
漫长的名字
会心的微笑此时淡淡出现在我因长时间反复阅读这首诗而略显疲惫的脸上。但我想已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诗人已用他独特的语言诠释得非常清楚。而就整体而言,此诗的词和意,都是非常清晰的,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可言。这在当今大部分“诗人”那些晦涩,奇倔,“不好好说话”的文本中很难得。此时它像星星一样挂在夜空,照亮着诗人自己,也照亮着每一个阅读着它的人。
九十九朵娇艳的玫瑰饱含了一朵的唯一,四朵的承诺,八朵的心心相印以及二十朵的此情不渝,饱含了九十九朵的天长地久,每天今夜,在离爱人遥远的地方,诗人满含着深邃的爱意凝望爱人,真诚地送给爱人一个玫瑰色的世界,朵朵芬芳的玫瑰于不再孤单的双手之间悄悄地洒向远方,带着真诚,带着浪漫,带着不悔的思念飘向爱人的身边……请收下这些永远不会凋谢的玫瑰吧,因为,它生长于诗人心灵深处的沃土之上,它充满着至纯至高的爱意,它将是“爱人”今生最美丽的拥有。
??每种花儿里都有自己的使命,就象玫瑰,就是用自己的美丽和坚贞向爱人表达着内心的痴恋情怀,而我也相信装满绚丽胸怀的的诗人,心里一定是浪漫无比的,也许正如此,才博得爱人的青睐。一朵花,是一颗心;一束花,共同分担着那颗心。在青春最美丽的时候,遇到生命中的最爱,是何其甜美而幸福啊,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将是爱情最终的归宿。今生今世,爱了,就请握住那双手,别在茫茫的红尘中丢了彼此,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走到奈何桥的那一头。也许时间可以让一切蒙上灰尘,可,只要能牵你的手,所有灿烂或不灿烂的日子都会变得崭新而明媚。
  祝愿诗人黎阳生活美满,永裕爱河!文字虽单薄,但祝福很真切!
附一:
            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
                 我确定这是一万里的旅程
                西西  一万里在这里只是三个字

                你顺从一个声音的摸索
                会成为爱情的一个经典
                还有你默默写下的文字

                每个字都是一朵玫瑰
                有红色也有粉红色
                还有可怕的白色

                我们彼此学会告别和拥抱
                在你隆起的背上  写下我们
                漫长的名字
发表于 2009-6-5 0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朵儿绚烂的爱情花
——我读漠涛的诗歌《开花的铁树》
              李文
读到诗人邓漠涛的诗歌《开花的铁树》,一下子就想到了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诗歌《一棵开花的树》,那里面的诗句是那样的惹人伤感。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席慕容这首首小诗精致感人,饱含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它让我们明白: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而我从诗人漠涛的诗歌里也读出了这种幸福和痛苦。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分在人为。诗歌中诗人为所爱之人变身为一棵铁树,无论是在怎样孤独的时刻,都为爱人坚守;哪怕在离别的日子,孤独成了一瓣枯萎的针叶。其实,人的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入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
诗人在最后说,要为爱人开唯一的花蕾。是啊,当我们还是孩提时,都愿做一棵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或许,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多么的有福啊!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这首诗歌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短短“今生唯一开放的花蕾”的诗句足以把诗人自己追求纯洁、神圣、伟大而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可谓是诗人内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也许有这么一天,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开花的铁树》

来吧,为了你,宁愿错过一个又一个好时辰
现在露水正凉,鸟儿刚刚唱起歌
许诺给你的花期并不长
我多年蓄积在体内馨香的爱多么轻盈
一阵风就能吹到云朵之上

告诉你,我就是一棵为你开花的铁树
离别的日子,孤独是一瓣枯萎的针叶
你在异乡漂泊   往日的身影像西沉的月亮
让我看见自己的衰老
看到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石化成一颗铁石心肠

如果在梦中,你能够回来
我铁石心肠也能在月光下溶化
为你,化作今生唯一开放的花蕾
发表于 2019-11-10 05: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而知新


我们是从一开始,就有了同题的……

如今的同题却是弱弱的弱不禁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