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苑-综艺(责编 山城子)
#赏析二题 好花红
*青木公原玉:《不凋零的花》
回到种满红豆杉的山谷,不见清溪奔流
也不见麋鹿徜徉。一匹白色的独角兽
在月光下低首不语。我看见格桑花初绽
薄雾轻绕中,一位蓝紫衣裳的少女拨动古筝
她身旁聚满生灵——白兔、蓝精灵、松鼠……
一只叼花的夜莺。此刻,收拢翅膀侧耳倾听
不愿醒来,不愿离去。我们活在嘈杂的尘世太久
机器轰鸣、尾气弥满、视线受阻、假面相迎
城市扩大、森林减小、植物渐趋枯萎、动物变躁咬人
一株盆栽的墨兰,永远不明白自己的死因。我们
强硬移植的所有生命,在同一日集体被扼杀
一群雪鹀撒落玉兰种籽后,回归无人知晓的山坡
终究,谁也没能看到一朵花逃脱季节的更迭
她在少女的心中,总是凋凋谢谢。美丽不曾改变
写生态恶化、生存危机的诗歌,青木公不是第一人。但此诗写得有特别之处:亦真亦幻。
红豆杉的山谷,“白色的独角兽在月光下低首不语”。意境凄美,将生命的孤独和绝望用一个特写展现。“格桑花初绽”,“少女拨动古筝”上句写静境,此处突然传来天籁之音,整节诗活了起来。“她身旁聚满生灵——白兔、蓝精灵、松鼠……一只叼花的夜莺。此刻,收拢翅膀侧耳倾听”和前面萧条之山谷,形成鲜明对比,你说,这种反差的写法,是不是增强了感染力?这一个特写,应该是幻境。因为,诗首句已将真实的山谷,“不见清溪奔流/也不见麋鹿徜徉”交待得很清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诗人还能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童话世界,是不是在暗示我们,美好的东西,消失得太快,是不是让我们为本来可以美好的环境被无情的破坏而感到深深的惋惜?动物们对美妙的音乐和向往还能保持全神贯注的欣赏力,我们呢?“活在嘈杂的尘世太久”“假面相迎”“强硬移植的所有生命,在同一日集体被扼杀”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力确实不可低估,且已经造成不少灾难。诗中的少女,或许是良知、智慧回归的象征。少女代表初生的力量或智慧,让我们看到希望,让我们相信那幅童话般的画面会在将来出现,相信人类的美好未来。
此诗行文自然,丰满,厚实,写被别人多次写过的主题却能写出新意,实属不易。
*青哥哥原玉:疑云
季节的笔锋急转
高潮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甚至
在接连的大雨过后
你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
成为光影,一寸一寸地滤出土地的不安
仿佛就是昨天啊
蝴蝶与油菜花争妍,艳阳高照着我的天空
如果不是日子越来越薄
经不起我完整地揭掉整个黑夜
待秋水逼出弯月
一定割去那些还在他乡的云头
荡啊荡,永不生根的抒情
此诗特点,平中出奇。奇者,鱼也。
乍看此诗语言很平,自然如水。然,读着读着,这水中不经意间游出一尾鱼来。“季节的笔锋急转/
高潮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看不出什么实际的东西,让人产生落空感。然而“甚至在接连的大雨过后/你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这一句突然冲击,感觉开始复苏。“云”,“成为光影,一寸一寸地滤出土地的不安”滤出土地的不安“又冲出来,让心一颤。诗意在最后两句递进突破,把前面的落空感淹没了。疑云交出自己,交给谁?大地也,此第一条鱼,疑云滤出土地的不安,土地有了知觉,有了不安的状态,这又是一个出“奇”,第二条鱼。
第二节,艳阳高照,蝴蝶舞在油菜花丛,注意,时间是“昨天”,这个实境因为昨天二字变成了内心中的记忆之境,也算是虚境。整节诗也是“平”的。但这是暗埋伏笔,为下一节作铺垫。
第三节,“日子越来越薄”让人费解,但后面的句子补充并诠释了这一诡异的意象“经不起我完整地揭掉整个黑夜”你看,日子的薄,变成了黑夜,黑夜的薄,你可以想象薄得像笛膜,像宣纸,像绢纱……把黑夜像笛膜一样轻轻揭起来,多么美妙?有人说这不真实,黑夜怎么揭?诗歌就有这种功能,把不可能的变给你看,却又那么形象、生动、美妙。诗人说,都怪日子太薄,黑夜经不起我揭,一揭,就破碎了,不完整了,此第三条鱼。所以呢,我要等秋水逼出弯月来,用弯月割去他乡的云头,此第四条鱼。用弯月割去云头,多么美妙的遐思!这云头啊,在他乡,荡啊荡啊,像游子荡出的不生根的抒情。割去云头,割去抒情,让心找到根,得到宁静的生活。此处,云头暗喻抒情,抒情暗示忧虑忧伤等情感,这些云头的抒情,像大雨一样让土地不安(回到第一节去,联系起来读)!让艳阳下的美景受到雨水、悲伤的浸淫,因此,诗人才忧心忡忡,急于割掉这些云头,在寻根无果的情况下,“直把他乡作故乡”!
再看全诗,接连的大雨后,这云头或疑云,交出自己,滤出土地的不安。回忆昨日艳阳高照,蝴蝶在菜花丛飞舞。唉,想揭开令人忧心的黑夜,可是,日子太薄,揭不起完整的夜色,只能等得秋水有情,逼出月刀,割掉异乡的云头,结束那些无用的抒情和烦恼,让心灵回归宁静,让大地再现美景。
全诗三节,由缓至急,由疏变密,平奇交替,巧埋伏笔。青哥哥这首诗,“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漪流缓缓,大鱼猛出。若不伫足细观,便与佳构失之交臂也。
#青木公《在大诗界,也谈谈什么是诗》
参加大诗界的中国好诗歌诗舞,可谓收获多多,一是故友相逢,以诗相言,甚欢也;二是诗友相遇,以诗相礼,甚雅也;三是诗与诗相酬,以诗作酒杯相碰相敬,甚幸也。这一切因诗而有的乐趣,是没有参加的友友无法体会的。为此,我也想在大诗界献丑一下,也谈谈什么是诗,以此作为参加“大诗界·中国好诗歌”活动的感言,以飨关注过、支持过、指点过、鼓励过我的各位故友、诗友、新友们。
什么是诗?诗是什么?
巨浪与扁舟,浪澎湃,舟起伏,就是一首诗。
狂风与柳絮,风卷席,絮飞扬,是首绝妙的诗。
有人说,诗从母亲的泪眼中流出。我想,诗是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中炼成。
没有写不成的诗,诗是泥人,信手捏来。没有写不成的诗,诗是速写,寥寥几笔便可勾勒出框架。没有写不成的诗,诗是工笔画,需要你我精雕细刻。没有写不成的诗,诗是大写意,粗犷豪放不拘一格。
一场雪,一株红梅,还有啸啸北风,就是诗的材料。一位凝思的人,就是一首诗;一只曲项向天歌的白鹅,就是一首诗;一片浩浩宇宙,就更是一首超凡的诗。诗,就是大自然的另一个名字。
诗,是一曲音乐,通过一级级音符之阶把你带进桃花源。
诗,是一弯新月,引你遥念远方的故土,思及昔日的情愫。
诗,是心灵的闪光点。流露真情才有生命力,抒写生活才有真谛,磨砺人生才有魅力。
诗,是思绪的精华,凝聚成清晨叶尖的露珠,结晶为深埋地底的煤炭,沉淀成千年不变的黄金。
诗,是灵魂的凸现,展露真我,写尽沧桑,宣告真理,描绘蓝图,谱写一曲曲生命之歌。
诗啊诗,你是清澄的溪水,有潺潺的灵气,有涓涓的颤动;你是蔚蓝的大海,有震天憾地的豪壮,也有稳静如镜的胸襟。
诗,真心投入生活后才能流露于笔端的小生命,成字成词成句成行成节成篇成集。
诗啊诗,我化为了你,就追随缪斯放飞了自己,放飞了理想。
——谨以此记,向“大诗界·中国好诗歌”活动致敬,向各位友友致敬,向诗歌致敬!!
# 苏铁 《关于好诗歌活动的一些闲言碎语》
【闲聊官方】:此“官方”即为大诗界好诗歌举办方。无疑,已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不管举办的形式如何,对诗坛的认真,付出与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不可否认,任何鼓励新人,牺牲自己宝贵时间的精神都是无私的,这种无私应该是诗人信仰的一种体现,应该值得尊敬。 【闲聊评委】: 1. 对每一位评委的热情入驻表示点赞。 2. 搞不懂为何部分评委入驻很热情,到了后期点评阶段却态度低迷,甚至悄声匿迹。个人猜测有以下几点: A. 看到新人写诗不如自己,看不上,觉得不值得下笔点评或者浪费笔墨(记不清是哪天鄙人在公共聊天群里看到某评委狂出此言,意思是别人写的他都看不上,向官方提出他想穿上马甲去参赛)?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很虚妄的想法,后来的参赛诗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夹角,燕哥哥等等诗友的作品,我相信绝不亚于某些评委的诗作) B. 看到同行评委拉熟人来玩,诗作和抢人评语一前一后出现,自以为此为暗箱操作?不好玩?(其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好玩) C. 看到某些评委抱着玩的态度,或者不够认真,自己懒得参与?或者自己若参与便掉了自己身份? (端着架子写诗作评做人貌似很开心,累不累呢?) D. 更或者个人期望与举办方方向有冲突? ……. 不管是为什么,任何活动没有十全十美,个人参与的初心与热情为何要受到别人的干扰?我更相信评委的入驻是为诗歌的付出,或者个别是为举办者捧场等都可以接受,而不是以个人喜好为中心。“认真”应是对举办方和邀请方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3. 针对部分评委不亲自点评,而请“助理”代评,我个人表示一笑而过,并对此保持沉默。 4. 另外,对部分评委中途公开宣称和队员集体退出的行为表示惊讶,尽管我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这种行为貌似有点怪异,我个人对此也表示不语。 5. 针对热情参与到最后的评委表示尊敬,只是对个别匆忙打分的评委有一点点小建议,建议加分(星)与减分(星)都要写清楚缘由(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认真或者参杂情感分,毕竟中肯的建议比星星分量重),这样才有利于初学者对自己文字反省和进步。 6. 对部分作品不点评也不打分的评委是否也该说清楚?此部分作品不好看还是怎么着?弃评?0分?麻烦是否也该给个理由,指出不足之处。 7. 最后,我个人表示对所有给鄙人拙作留过评的人(不一一点名),特别是深入作评的阿政老师表示致敬! 【闲聊队员】: 1. 对任何敢于,乐于参与的诗友,特别是刚开始习诗的初学者表示点赞。 2. 建议初学者耐心思考评委的留字,特别是一些能指出自己作品不足的建议,应静下心思考,毕竟这种机会不多。在以后的诗歌道路上,这种人也不会遇到太多。俗话说“良药苦口”,好好珍惜吧。 3. 诗写的不好,并不丢人,我个人一直这样认为。任何一种状态都是暂时的,如果你想在诗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建议多读优秀作品,多思考,多交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一直走,别停下。 4. 写诗的时候,不要把太多诗歌之外的东西牵进去。我个人也是初学者,不懂诗歌技巧,但是我相信语言大过形式,内容大过表达。所以写诗最基本的是首先要清楚你想表达什么,你在表达什么,而不仅仅是追求一种浩大的形式,奇异的技巧和虚无的美。 【闲聊赛事】:既然是比赛,就聊聊赛事。 1. 第一是赛事应该尽量公平——评委与作品的双重公平性: 比如规则是12个评委对36个作品打分,而事实会出现12个评委(或者低于12个)对20个(此为举例)作品打分点评,另外16个作品你们不打分也不点评是什么意思?0分吗?就比如A作品有10个评委打分,B作品只有5个评委参与打分,而让A和B去比。这种“玩法”显然很荒唐。 2. 既然“玩”,也要认真地“玩”嘛,从1到36作品编号,评委不得选择性点评,要么1篇不评,要么全评,这是对每一部参赛作品的尊重。 3. 一次无意间发现某评委在短时间内点评超过10篇以上作品,并完成全部打分,貌似一篇作品一分钟还是一分钟不到?我个人可以大胆地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跟风”是读诗的一种浮躁的心态,至此打出的分数意义也不大。 4. 既然是比赛,诗人名字应该置之度外,尊崇马甲参赛。马甲参赛是公平的一种体现,建议一穿到底,尽量避免群众投票有拉票之嫌(遇到过很多拉票的事情,没意思)。当然可能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但是组委会嘛,认真努力做事的,我还是认真闲扯几句。 【结束小语】: 举办方选择主题【中国好诗歌】(类似中国好声音)而不是【我是诗人】(类似我是歌手),相信活动的初衷已经很明显,是鼓励新人参与写作的热情,是一种付出和延续。 “玩”,你们应该是认真的。诗歌,不是拿来参赛的,是一种分享的乐趣,至于分数,名次,统统见鬼去吧(此与参赛的初学者共勉)! 好了,鄙人工作也忙,看到组委会如此认真庄重的举行这次赛事,今日也耐心闲扯几句。对事不对人,更没有责怪之意。见怪勿怪! 最后对大诗界,对好诗歌活动,对所有擦肩而过的诗友表示感谢和祝福! 2016/08/27 苏铁
#浆 影——2016大诗届好诗歌参赛感言/朵儿(阿黛)
1
八月的最后一天。考完试,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收拾好家务,哄睡孩子,进入一天中难得的静谧时光。手机打开论坛,没看几页,瞌睡已经爬上眼皮,沉重得睁都睁不开。于是头一歪,进入梦乡……
疲惫不堪,几乎是我每天的状况。
上有老下有小,八小时内外都紧张。可是我为什么还要抽空去写诗?还去参加什么诗赛?
2、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写作文,上中专时,学校有个文学社团,办了一份手抄报叫“晨光报”,橱窗有专门的文学版块,校广播室也每天播出同学的散文和诗。
十六岁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诗人也可以写诗的!于是也模仿着写了一些分行的文字,并从中获得了情感抒发的快乐。上班以后,依旧爱好文字,主要是写散文。写诗的笔,一放就是十几年。
十年前爱上了摄影,并沉醉其中。清晨四五点起床跑到郊外拍荷花朝霞,下班磨蹭着不回家到处拍晚霞,春秋两季和朋友跑到山里采风,周末看到活动就就去扎堆……痴迷程度可见一斑。有朋友很难理解怎么可以牺牲周末难得的懒觉跑去拍照,而我,也很难和他解释这其中的愉悦感、成就感、幸福感。没有切身体会,难以感受其中的妙处的。
2014年新蓝月的第一届舞会,让我在十几年后,再次走进诗的世界,并逐渐领略诗的魅力,与喜欢摄影一样,越了解,越深爱。
有活动的时候,真的是吃饭的时候想着诗,走路的时候想着诗,开会的时候想着诗,睡觉的时候……也想着诗。
当情感得以喷发,心绪得以表达,捧着滚烫的诗句,那种愉悦,与拍出一张好片子的感觉是等同的——它会让我忘记一切烦恼、困倦、疲惫、纷争。
心里有了句子而让我憋着不写,那感觉和遇见精彩瞬间而没带相机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不吐不快的很不爽的感觉。
所以,就算这么忙这么累,只要灵感到来,我就会用笔捉住它——我的猎物,看你往哪里跑!
3
如蓝蓝天所说,我也不是诗人,我只是诗歌爱好者。甚至,连爱好者也有些勉强——我的诗绝大部分是在各种诗歌活动时写的,平时写得少之又少。我也从来不看诗歌理论,名家名作,同样读得很少。论坛上诗友的作品,也挑部分喜欢的看。
积淀太少,表达能力差,词语贫乏,我写得很慢,有时候,会写得很累。我的诗歌像个挑食的孩子,长得羸弱瘦小。
是的,我从来没想过我将会成为诗人,连文字工作者都不是,我只是在工作生活的间隙,吸吮文学花园的蜜,获取其中的甜味。我毫无负担地写或者不写,自然也没有对诗歌大局发展的责任感。
我只是想,我认真对待文字,不糟蹋诗歌,注入真情实感,我做好我自己,大约,就够了吧。
如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诗歌珍惜诗句,我也尽我一份力了。
4、
2016好诗歌邀请赛,倡导“好诗歌”,“出精品”,提倡认真修改打磨,一反诗舞中多写、快写、写完就不管的现状,如同平地一声雷,爆炸在诗舞升平的诗歌界。
收到通知后,很早就来到论坛注册。我注册的名字是:朵儿。
因为之前和同学玩笑说,若我再有孩子,取名就叫“小花小朵”,“朵儿”这个名字便这么拈来了,也有视诗歌为女儿的意思。
第一阶段要求发未公开的近作,可是我所有的文字都会在写完后公布在博客,所以只有重新写了。因为要符合比赛的要求,也因为当时各种忙乱,心不静,第一首诗迟迟不曾落笔。
直到去北京出差,与蓝蓝姐相约一定同去参赛,归来才写了《朵儿》。此时,已经是注册后的近两周了。
《朵儿》是一首自况诗,虽然第一小节有“萍立”这样显得孤独清冷的词,但后面表达了我依旧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的心态。这首诗其实没写完,因为心境的变化,第二天写的怎么也接不上,索性结束了。
因为自我感觉写得不好,我的马甲没有告诉任何人。同时也想着,若是晋级不了,就在场外自由观舞也不错。没想到王芥老师热情回帖,接着很快收到冰玉大姐的邀请和黑子老师的评,这让我很受鼓舞。
那时正好母亲离开,回到老家,微信中每天发来各种问候,于是我又补上了第一阶段的后两首作业《黄昏,喊魂》和《现在,她学会了微信》。这两首发得太晚,因此没有收到老师和诗友的评价。
5
第二阶段要求写命题,并选近作一篇。我先写了《霜风不远》,这是我一眼就喜欢的题目,写的也是我自己很喜欢的意境。现实生活中忙碌庸常,我多么渴望有这样桃源般的生活,于是将这份渴望注入笔下,描绘出我理想中的“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生活,只是,这样的生活,大约也要等到退休以后了。
接着写了《指尖上的阳光》。彼时,恰逢小儿生病,小人儿可怜的样子令我心疼,于是幻想将他捧在手心里呵护,令他不再受人生风雨。这两首虽然写得稚嫩,却是这次诗赛中我自己最喜欢的两首。
这里也学蓝蓝姐贴上老师的评语:
燃琴老师的评语: 美不胜收。两首好诗,为你点亮八颗星星。 理由: 琴棋书画诗酒花。 执大雅,望小雅。 1、霜风不远。 大雅之气。 秋令在窗处,霜风在境外,而诗人在境内,怜花,铺宣,备酒,调琴,展望。。。一幅仕女秋风图,跃然纸上。一切象意的铺展,皆因一个等字,待到“大地删繁就简,凝炼成疏笔的写意/我们退到留白处,醉一场可好”,霜风不远,归人可期。如此含蓄之美,贵气自持。 2、指尖的阳光。 小雅之作。 自有高山流水之韵。 所有意中的阳光,都在指尖上流淌,如果你要。 3、二诗意境之美,当为首肯。 诗篇韵味之雅,难寻其右。 诗歌技艺,点到即止,不恋技,较收敛。 问好诗人。
黑子老师的评语:
古色古香的语句。典雅中有活泼的生机,疏朗中有细腻的情思。给晨曦浇水,春种的菊花含了苞,牵牛花表情放大……这样的句子很多,细腻隽永有内涵。末段有思想,删繁就简正是人生,秋的写意和留白 正是生命的回想。
燃琴和黑子老师温厚宽容,用诗一般的语言对朵儿进行肯定,朵儿自知笔力尚浅,也打起精神向前。这,大约就是鼓励的力量了吧。
6
加分题我选了三个题目,写给我的妹妹。对妹妹,我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所以这一组显得有些冗长,语言不够凝练,口语化偏重。这里,感谢山城子老师和王芥老师对《窗外》的肯定,尤其是山城子老师,将我的《窗外》与玉兰的白的《窗外》进行对比,写了《一块儿述评朵儿与玉兰的白各自的《窗外》:
一块儿述评朵儿与玉兰的白各自的《窗外》
文/ 山城子
我在很多处“窗外”流连徘徊,寻觅心的喜爱。 有的压根就没有窗口,有的朦胧得半掩半开。 最终我看见了朵儿,还有那个小妹子儿白白。
白白的故事好像是初恋了,课上溜号儿窗外。 她叙述得很有条理,给人一种很真实的信赖。 将来成不成还很难说似的,很是暧昧的情怀。 手法上的前后照应,意外地交代了学生心态。
朵儿窗外不是窗外,是比喻好姐妹心仪国外。 第三节复沓排比句将异国情形描绘得很真实。 接着妹妹啊。我多想伸手到窗外把你捞回来。 一下子把姐妹情感升华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或者因为都是女性吧,凡应交待都做了交待。 这样故事才合情合理,谁看了都会立刻明白。 这才是不求精彩,也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精彩。
2016-8-23于夏云镇
其实,我更喜欢白白的诗,语言干净、质朴、阳光、青春、跳脱,一个调皮的小丫头形象简直呼之欲出。
这一阶段的诗,全是利用午休时间写的,每天一首或一组,写完修改一遍,再发。
7
原本打算尽量完成所有的命题的,但是因为一些私人的事,很是影响了情绪,心情坏到一度想退出比赛。但因为一来与蓝蓝姐有约在先,相约一起比赛;二来当逃兵的事我还从来没做过,不想破了这个例;三来既然来参赛就要结束,报名便是承诺,一诺千金,主办方不曾停赛,我又有何理由毁约?硬着头皮也要坚持到结束。
于是写了《天凉好个秋》,因为比较颓废,就没发,贴到自己的博客去了,这里也贴来,算是对自己一个真实的记录:
天凉好个秋 文/朵儿(阿黛)
1 昨夜,风带着霜色的刃 串串刈落了花朵
一襟薄衫,抵不住彻骨的寒 谁,呆立于空旷的清晨
2 泼,已不是银铃的笑 是一只手,远远扔开的垃圾
沉默,是金 和比金子更硬更冷的表情
3
刀口滴着血。渐渐凉了 疼痛,迟钝成一种麻木
日子也凉了 掌心的荻花,一夜白了头
4
被时间遗忘的人,也是善忘的 张了口,只说得一句:
天凉好个秋!
接着又写了《心如空气》,语境已经平和多了,我自己也比较满意,就发到场外的版块去了,不过此时,已经是赛事的最后一天了。
8、
第二阶段晋级是我没想到的事。因为采用分组制,其实很多比我写得好得多的诗被淘汰了,而我在本组挤进前三,所以晋级了。
其实我并不在意分数,不在意星星,更不在意晋级,我想大多数诗友也是。我只是想,这样淘汰下来的那部分更加精彩的诗歌,是不是有点违背“好诗歌”本意呢?
不过,“好诗歌”毕竟是第一届,一切都是初次尝试,一切都在探索,一切都有待于完善,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够有这份勇气就行了,我们就别要求他吃相好看了,对不对?
9、
第三阶段要求选“代表作”发来。
比赛规则给出代表作的定义是:广义的是指能显示作者的思想水平或艺术风格的作品。狭义的也可以理解成最令作者本人满意或最受大家喜爱的作品。简单的说,一说起某作品,大家都会想起这是谁的作品。
我写诗时间很短,诗作很少,因而没有代表作。或者,我觉得我的代表作一定是将来的某一首。所以我选了年初诗舞中的一篇作业,并标明了是旧作。其实心还有个想法,是因为赛制规则上说了,将开放每个小组的空间,小组进行修改,我巴望着能够借此机会,能够将这首诗好好打磨一番呢。可惜,事与愿违,空间没有,打磨更没有。
我想,也许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会将这些旧作一一拈出来,抚平,理顺,剔掉一些发霉的、不中意的。当“她们”被整理一新的时刻,“她们”的妈妈我,也是幸福的吧?
10
最末一个阶段有个点题叫《浆影》,这个题目不知道是谁的手笔,点得真好。浆影,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一桨一桨搅动河水的,便是我们一生中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而那些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片段,那些小到晨起的早餐,睡前的故事,爱人的一个拥抱,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瞬间,大到惊天动地灾难,世界格局改变的事件,都不过是河水中投下的浆影吧?木浆滑过,浆影落下,抖动,消散……而新的浆影,又次第叠上……
那就用诗记录下吧,记录下此刻的震颤与感动,记录下光影交错的瞬间,诗在,浆影永存。就如今次的“好诗歌”,当时光流走,我们还有文字留下的印记,可以还原此时的盛况。
11
最后,几声歉意,一串感谢。 歉意: 对“好诗歌”说声歉意,朵儿因为个人原因,参与得太慢,显得不够积极。对带队的冰玉姐姐、黑子老师说声歉意,朵儿没有好好表现,拖了D组的后腿。对各位诗友说声歉意,朵儿因为上网时间少,回帖迟,去各位的帖子中拜访也少,互动更少。
感谢: 感谢大诗届,感谢组委的每一个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场相聚,没有这场诗的盛宴。 感谢评委们,用你们生花的妙笔,染绿我稚嫩的诗句。 感谢相伴走过的熟悉的和陌生的诗友,你们是途经我的美丽风景。 感谢教导过我的老师们,点亮我诗歌路上的灯塔。 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感谢我的爱人,虽然时时嘲笑我写“酸词”,却给予我最大的容忍。感谢我的宝贝,给我生命的无穷惊叹,你们就是我最美的诗。
2016-9-1
#山城子“中国好诗歌”大赛上榜作品评论(九篇)
飘逸别致的情诗/ 评于海棠的《爱的供养》
——“中国好诗歌”评【1】 评论人:山城子(李德贵)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1号 爱的供养
& 于海棠
列车开走了,花楸的爱情
像一杯充满气泡的甜橙汁,她打破梦
接下来是用来回忆的
把日子放在前一个夜晚
他坐在飘香的花楸树下
一边说话一边数着空气
——耻于开口的
都是最美的
我依稀记得
淡蓝的星辰开在天空,
空旷的原野飘着草香。
【评论】 好的诗歌,首先是能够让人读明白,当然得慢点读。读明白,才能体会到好。 好的诗歌,写得都很稳健,很耐读。所以得慢点读。诗人不浮躁,读者也不。 我读了三遍,停下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写的是什么,进而明白了它为什么好。 写的是,男人走了(打工去了吧?)女人睡不着,回想头天晚上树下的情形。 关键,是要说好在哪里? 自由体新诗讲究跳跃,跳跃可以使诗文本的行走,具有绰约、空灵、流转的美感。比如开头,从“列车开走了”,一下子就说到“花楸的爱情”隔一行流转到“前一个夜晚”。再如后面,本来是说着话的,却跳到了“天空”与“原野”。这从结构上说是“跳跃-转折-再跳跃”。这样,全诗的意境就显出了流转、空灵、绰约的美来。 诗,毕竟是文学体裁中的语言艺术。语言不艺术起来,可以说咋排列都不是诗。那么,语言什么样才是被艺术了呢? 这,衣着或简朴,或光彩;样子或清瘦,或丰满;表情或喜悦,或沉郁;步履或轻松,或飘逸;谈吐或庄重,或俏皮等等。如果不用比喻,而概括地说,就是诗性。诗性就是语言的含蓄、精炼、生动、形象,或新鲜、巧妙、诙谐、幽默,或深邃、厚重、明朗、 流畅,富有张力和音乐性等等。 说这首诗吧。标题“爱的供养”,是歌曲名的借用吧?但这个动词“供养”的移就兼拟物的活用,已经使标题活起来了。活起来的标题,抓人眼球呢。“花楸的爱情”,把“他”“我”的爱情,命个多美的名称啊!“像一杯充满气泡的甜橙汁,她打破梦”,这比喻太鲜美,“她”(指的是花楸的爱情)的拟人,也灵动。以上才两行就活起来,美起来,鲜活生动起来,就是艺术起来了。 “一边…一边…”的复沓,音韵铿锵,且又一实一虚相映成趣。什么趣呢?“数空气”咋数呢,空气又没个个数,令人哑然失笑嘛!末尾两句,则具有排偶之美,和动词“开”的比喻式活用。以上都是语言的艺术化处理。处理的结果,就是读起来让读者在美感的享受中,体验他们(他、我)的爱情,是如何被“供养”起来的。这样的诗歌的社会效益,无疑是在唤起对爱情的呵护和珍惜。就让我们把“爱”,都“供养”起来吧! 2016/9/11于夏云镇
很客观的禅诗 / 评逍遥卧龙的《花开》——“中国好诗歌”评【2】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2号 花开 & 逍遥卧龙(青木公)
你不是观音,我不是如来 莲展千瓣,藕牵万丝 静浮水上,闲卧泥中 蝶来不躁,鱼动不移 以一种盘坐的姿势,以一朵翘起的兰指 俯看众生,仰察佛陀,轻点花开 你已是观音,我已是如来 2014.2.10
【评论】
禅诗在网上很流行,这可能与诗人那种孤独寂寞的气质有关。这是逍遥卧龙一组禅诗的最后一首。在我眼里,也是最好的一首。 从所表达的内容上说,我认为是很客观的。禅定这回事,按理说都是主观的。但,从佛家的“佛在心里”这句格言上看,那么这首诗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么符合实际,当然就是客观的了。 若是直接说“佛在心里”,就不是诗了。诗得把想说的中心意思,含蓄(或者叫做掩藏)在艺术化的诗文本当中。 这个诗文本的艺术性,是通过前后的复沓呼应,携着中间五行的对偶或排偶句子而实现的。偶之外,只多了“轻点花开”的比喻以扣题。这样的排偶或对偶,音韵铿锵,对应成趣,具有骈体行文的审美效果。特别是首尾两行由“不是”到“已是”的转换,成功地含蓄了“佛在心里”的抒情情结。 看过一些标明“禅诗”的作品,仅限于一般景物和心态的描述,却很难体会出禅意来。这首不然,诗人选用了“观音”“如来”“盘坐”“众生”“佛陀”等亲缘佛家的词语,有效地展示了个中静默的禅意。
2016-9-11于夏云镇
精神的血中送炭 / 评哑榴的《疼之雪,痛之冰》——“中国好诗歌”评【3】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3号 疼之雪,痛之冰 文/哑榴
疼之雪,痛之冰 一句问候只怕融了你 我踩着漫天的白 一步雪,一步痛 一步死,一步生 一步冬,一步春 等我踩碎这皑皑大地 叶子啊,泪己穿胸 一场大雪还在封冻
那些诗芽还在,似你的灵魂。叶子,因为你的痛 我不敢说春天,花朵 那些蜂蝶之舞,仿佛离你很遥远 夜的温度还在持续下降 你的痛,还在一寸寸加厚 而我的疼爱,仍在千里之外,一步雪,一步冰 一声一声,如春芽的呻吟
【评论】
这首诗,是有故事的。 前不久“大诗界”举办首届“中国好诗歌”评选活动,哑榴作为组委会成员,利用微信群,广泛发动诗友积极参与。群里的诗友沈阳女诗人叶的回帖,立时让他心情激动起来。叶的回帖大意是说她的身患,使她每敲出一个字,都得忍着疾患的疼痛,所以很惋惜地说不能参加了。哑榴立刻回复,就敲出了这首诗。我当时正端着手机看呢……想到悉尼的诗人巫逖也曾经历过忍着身疾折磨,坚韧地把诗作敲到电脑上,发到论坛上来的情景。 哑榴是心疼诗友,感同身受地写下这首让读者也心怀疼痛的诗篇的。 是的,叶于诗的追求,可谓冰清玉洁,所以那疼痛就是“疼之雪,痛之冰”——哑榴写诗智慧机敏,如瀑如泉,竟这样精炼精彩地开了头。于是借着冰雪的自然属性,灵感到了“一句问候怕融了你”,呵护有加如一位亲弟兄了一般啊。这样的开头,谁看了不为之倾情呢!叶,她无疑是抱着手机落泪的,因为当时我都觉得眼睛发热了。 呵护赋之行动,诗人用那样简洁的复沓排比句式,来体验叶的病痛,“踩碎这皑皑大地”多么想为她减轻啊。他也知道读了这样慰藉的诗行,叶也会感动得“泪已穿胸”了。 情未尽,才有了下一节。下一节以“芽”喻诗,以“春天、花朵”喻曾经的诗舞盛事……归结到“疼爱”上——对诗友的疼爱,又何尝不是对诗歌的疼爱呢?可以说,读了这首诗,对于“叶子”来说,那是精神上的雪中送炭;而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含着泪的对诗友和诗事的疼爱了。盼叶子早日恢复健康——写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她于小区花池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那幅图片。那是去年我在网络上看到的。
2016/9/13于夏云镇
生命的颂歌 / 评夏末的《反转》——“中国好诗歌”评【4】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4号 ◎反转
文/ 夏末
【创作背景】:灵感来源于电影《夜孔雀》中艾尔莎将蚕茧埋葬在拉雪兹公墓,并哼唱送葬歌的一幕,以及她对腹中小生命“留与不留、生与不生”挣扎的过程。爱,是一种天赋;敬畏生命,是一种慈悲和虔诚。感动于她们在慈悲中,完成一次对生命、爱和希望的反转与救赎。
——如果爱,只有三天光明
这棉质的白 丝丝缠绕的轻 覆盖在身上。万籁俱寂 ——潋滟。像月光
这温润的巢 纤细的肌,微合的翼 踩着阳光的枝条,椿树的绿 ——招唤鸟翅 和虫鸣
拉雪兹公墓 金色的脚链,叮叮当当 敲打脊背,青翠和忧伤—— “我的孩子,我的爱......”
向上,向上—— 十万只飞蛾破茧而出 飞翔的姿势,瞬间越过尘埃 高过头顶
2016/08/19
【评论】
标题“反转”,是取法于韩国的反转剧吧?《夜孔雀》是不是这种剧呢?而股市中的“反转”,是指股价朝原来趋势的相反方向移动。这用来比喻某种观念发生180度的逆转,无疑是很贴切的了。 诚然,夏末这首诗有题记,几乎就不用评了。因为其隐藏的诗思“敬畏生命,是一种慈悲和虔诚。”已经写在里边了。 那么,诗人是如何将这样的诗思,在诗文本行走的过程中,半掩半露地表达出来的呢?这才是重要的。弄明白这点,才可从别人的诗作中,得到启发与引导,从而补益自己。 “——如果爱,只有三天光明” 这独立的一行,介于题记与正文之间,仿佛提醒得抓紧。“三天”者,非三天,言时间太短,生命于时间的长河中也是太短。还不赶紧“爱”嘛? 如果没有题记,“这棉质的白/ 丝丝缠绕的轻/ 覆盖在身上。万籁俱寂/ ——潋滟。像月光 ”,就很难知道诗人细腻到“蚕茧”的内部去了。那,毕竟是一个生命呢!诚然,如果不设题记,诗人可能通过暗示或交待,总得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写蚕茧呢。不然,读者必然如入五里雾中,那是不该提倡的晦涩了。 “这温润的巢/ 纤细的肌,微合的翼/ 踩着阳光的枝条,椿树的绿/ ——招唤鸟翅/ 和虫鸣”——毕竟是一只蚕的生命,它在招呼其它的生命呢,哪怕是植物的——椿,或者花、鸟、鱼、虫。 到第三节,诗人将文本从蚕茧中拉出来到拉雪兹公墓,我们从“金色的脚链,叮叮当当/ 敲打脊背”的描写中,仿佛听到了“送葬歌”的肃穆、庄严与伤感。终于提到了身怀六甲的“我的孩子,我的爱......”这是题记中说到的“(艾尔莎)她对腹中小生命“留与不留、生与不生”挣扎的过程”。 那么,“留与不留、生与不生”,就在末节含蓄地回答了——“向上,向上——/ 十万只飞蛾破茧而出/ 飞翔的姿势,瞬间越过尘埃/ 高过头顶”。这样的“十万只飞蛾破茧而出”的感觉,正是生命的宏大之歌,安能不敬畏呢?敬畏,就是“一种慈悲和虔诚”啊! 到此,题记与诗文本相辅相成,完成了一次生命的颂歌。
2016/9/13于夏云镇
叙事的新面貌/ 评藏蓝的《那天晚上…》-“中国好诗歌”评【5】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5号
那天晚上他来秦皇岛见我 & 藏蓝
那天晚上他来秦皇岛见我 情绪失控,说梦见我死了 我被一个不相干的人 埋在了那棵名叫等待的榕树下
他抱着早年的自己哭泣 他抱着等待哭泣 青枝绿叶的恋爱上面,覆盖着 雪白的床单 上面撒满 榕树花瓣儿
他从远方驾车而来,在凌晨一点钟 我听到了紧急的刹车声,一阵惊雷 隆隆地滚过我的城市
在六月末的秦皇岛,我的内心充满悲伤 远方在阴影中扑打着翅膀 我爱着,多么寂静
穿越春天的雨水,冬天的风雪。沿途的天空 疾速掠过 流年和梦境的琥珀 一个逾矩的孩子 他来了,穿着 疲惫,蓝水银的月光
他是专注飞翔的男人 湮灭在旧时光里的眼眸清澈 青苹果的味道艾草香 充满他的嘴,
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 这张开的手臂,一双餐风露宿的鸟儿 被红灯禁行在十字街头
月亮的飞蛾 呼吸着陈年的灰烬,带来了火焰 怀抱一个被命运环绕的地方 我们的脸在阴影里沉浮 在大海上流浪。两支香烟 缭绕,靠近,重叠
天空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我们在白床单下面滑行是夜晚里 唯一的反光 天亮之后,一面镜子带走了他
【评论】 叙事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含原因、过程、结果)。藏蓝她把这个都写在标题上了。一目了然。但这“见我”的故事,毕竟如何细节,读者当然要看下来。 看下来,原来是个相爱的故事。“他”所以来,是因为“梦见我死了”,足见相爱太深,要看究竟。他,竟至于连夜开车而来。来了没看见拥抱,也没看见拥吻,诗人的叙述,跳来跳去的,没说,但读者应当感觉到,这本来是一个“有情人终也没成眷属”的悲剧。唯其悲,才显爱得深,爱得浓,爱得烈。 这样的一个现代悲剧,诗人仅用36行诗,就完成了。这正是诗的精炼含蓄的基本属性所彰显的文学艺术功能。 故事与诗的主旨已经明朗了。剩下来的是:这样的叙事诗,是如何新貌起来的呢?反复地阅读,我觉得一是结构新,二是表达新,三是语言新。三者融为一体,诗文本自然就新貌起来了。 先说结构:从首节与末节看,一来一去是顺叙。第二节的叙述则融进了追叙。说“融”,是因为一面说抱着哭泣,一面追补着童年和等待。第三节接叙细节,第四节补叙,第五节近似插叙,第六节补叙,七、八两节是接叙融着补叙。这样的叙事结构,看似凌乱,其实不然。毕竟这是写诗,暗合了新诗讲求跳跃的追求。正是这样跳跃着的叙述,才使文本结构呈现了新貌。 再说表达:第一节是很形象的白描,却在第3-4行嵌入了意象表达。就是那个“不相干的人”,和修饰榕树的“等待”两个意象。这样的表达立刻使诗句具有了意味深长的阅读效果。延续到第二节,嵌入白描中的数个意象,彰显了融合性叙述的诗意厚重与朦胧之美。第三节白描中的细节夸张,则震撼人心。第四节“我爱着,多么寂静”是白描中的抒情。后面的五节诗,都属于白描中镶嵌意象的表达方式。正是这样主要的表达,才造就了本诗在叙事中所呈现的诗意朦胧深邃之美。这就是本诗在表达上,所创造的叙述新貌。 最后说语言:评诗不说语言,等于没评。本诗的语言新貌,是伴随着结构的跳跃和表达的融合而产生的。由于是叙事诗,语言的基调是白描。但在白描的基础上,诗人不断地嵌入各种意象,忽前忽后地前行,加之各种积极修辞的运用,遂使语言呈现了朦胧而活泼、新颖而灵动的诗意美。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例1)“她抱着早年的自己哭泣/ 他抱着等待哭泣”这是嵌入“早年的自己”和“等待”两个意象,而运用排偶复沓修辞格,以及第二个动词“抱着”的拟物式活用、动词“等待”的活用为名词,而呈现了又新颖又朦胧的新貌。
例2)“我听到了紧急的刹车声,一阵惊雷/ 隆隆地滚过我的城市”这是切合实际的想象夸张句。用“一阵惊雷”比喻刹车声,阅读效果是夸张。这样的通过比喻而夸张的积极修辞,诗意淋漓地呈现了“我”心中的震撼。 例3)“沿途的天空/ 疾速掠过 流年和梦境的琥珀”生动的白描中,以美丽的“琥珀”比喻那些等待中的流年和思念入梦。这样的比喻,展示了流年中思念的情景清晰得历历在目,新鲜而美丽。 例4)“这张开的双臂,一双餐风露宿的鸟儿/ 被红灯禁行在十字街头”从现实的动作,跳跃到从前,却成了连续的比喻。“一双餐风露宿的鸟儿”比喻“我”与“他”,用“被红灯禁行在十字街头”比喻被拆散了本该有的婚姻。显出了跳跃含蓄之美。 例5)“天亮之后,一面镜子带走了他”这是落笔句。修辞上是承前借代与暗示。前面有“天空是一面巨大的镜子”,这里借来,暗示“他”是乘坐飞机走了。这里彰显了灵动含蓄之美。 2016/9/14于夏云镇
夜,人生好清晰/ 评蓝蓝天的《窗外》-“中国好诗歌”评【6】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6号 窗外
文/二妮儿
夜,挂起了黑色的幕布
城市的窗口,点缀成地上的星
凉风吹乱发梢,风已带了秋味
你说过,秋风凋落第一片树叶时
你会把秘密写在叶子上
告诉我。你的眼神,忧郁又哀伤
宽大的梧桐叶上,只有一幅画
一个女孩依窗而望
一把开启的墨色大锁
一只振翅欲飞的折了翼的蝴蝶
2016.8.22
【评论】
好诗有眼,往往生长在落笔处。就像一墩榆树蘑菇,生长在榆树底下。 此诗落笔句为“一只振翅欲飞的折了翼的蝴蝶”哪里是蝴蝶,打工妹的美喻吧?关键是:明明“折了翼”,却要“振翅欲飞”——多么坚强的生存意识的彰显呀! 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生蘑菇的地界的呢?原来“依窗而望”的“窗外”之景是夜幕。说“挂起了”用的是拟人格。接着用“星”比喻城市的窗口。“吹乱发梢”暗示坐在窗口的是位女子。风凉有了秋意,暗示想家,或者想起亲人了。 第二节的“你”,应当是作者跳出夜幕,对她描写的女子说的吧?那“秘密”也意味深长——打工妹的“秘密”嘛,谁都能猜得到吧!诗人停住补叙,回到现场亮出打工妹的“忧郁又哀伤”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为哪般呢? 是得给答案了,到第三节,“梧桐叶上”,其秘密都在“依窗而望”上了。“墨色的大锁”,比喻夜幕,进而比喻人生处境的艰难。这样,水到渠成,诗眼就张开了。夜,寂静得人生好清晰——人生,得有韧劲啊! 这是参加“中国好诗歌”大赛其间,蓝蓝天用马甲二妮儿贴上来的的一首同题诗。尽管是参与赛事,蓝蓝天也不忘记反映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现实之笔,很值得发扬。 2016/9/15中秋节于夏云镇
拟人写景的好诗/ 评蝶小妖的《沙溪》-“中国好诗歌”评【7】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8号 沙溪 蝶小妖
仨俩行人
五分清风
小脚阿婆穿绣金丝的对襟
一口糯软方言,娓娓徐来
深巷的故事
聆听便好
有时,询问也是一种打扰
琴弦上滚过时间的幽鸣
沙溪靠在丝竹上
额头水做的皱纹
若隐若现
【评论】
不说“两三个行人”,“仨俩”更亲切;不说“清风徐徐”,偏说“五分”,新颖受用。而说“娓娓徐来/ 深巷的故事”,那故事就仿佛小风吹来的似的。 小妖的诗语言,从来讲究的是远离流俗,独创新鲜。 “聆听便好/ 有时,询问也是一种打扰”。这样的议论,竟也诗意盎然。为什么呢?说了别认未曾说,还用韵脚音乐了一回。再问其含义的为什么?则末节的四行诗,就是最好的回答。咋咧? 不说被古往今来说得俗了的“小溪潺潺”,而那“滚过时间的幽鸣”与“水做的皱纹/ 若隐若现”一听一视之间,其潺潺之声,却是天籁了——这么美好的沙溪,你怎好叨扰呢? 全诗拟人写景,文笔古朴新颖,别致美丽,难得的好诗。 2016/9/27于夏云镇
隐喻产生朦胧美/ 评王芥的《黑衣人》-“中国好诗歌”评【8】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09号 黑衣人 文/王芥
我已经忘记了天空的鱼和鸟鸣 以最快的速度。不曾留意 当然也可以说:无所谓忘记
到了夜深人静 听说风要来,风 像个由远及近的黑衣人 吹着牧笛,吹着隐隐约约的提醒 美风要来 我拒绝忆起。 埋头看水中的脚趾 夜空自己映进来,过滤掉水草和鱼鳍 过滤掉一身燥热
黑衣人 来和我一起坐下吧 你不用小心翼翼说起从前 从前是流水,有水流经脚面 生活的美,就足够了 2016.7.28
【评论】
读了三遍了,浅陋的我还不能确定这“黑衣人”是不是个具体的人或什么,但绝不是王芥文本里说的“风”。他的“风”是风雅的风呢,还是风流的风呢?我依然不能确定,但绝非空气的流动。 我不喜欢开头的状语后置——这,很会被挑剔的读者误认为语言的西化。但后面一点没有西的痕迹,特别“夜深人静”了,很中国的句子!然而王芥不肯这样与谁唠中国家常,他要独自美丽地朦胧起来,于是就有“听说风要来,风/ 像个由远及近的黑衣人/ 吹着牧笛,吹着隐隐约约的提醒/ 美风要来”。朦胧在“美风”,隐喻着什么?美丽在“吹着牧笛,吹着隐隐约约的提醒”的复沓与双叠,还美丽在动补式双音合成词“提醒”的活用为名词,和活用为名词后,它本身蕴含的深邃的张力。 还朦胧和美丽在“黑衣人”居然可以坐了下来(当然拟人是常用修辞),居然“从前是流水”。而“有水流经脚面/ 生活的美,就足够了”,那么这“水”又隐喻着什么呢?很耐人寻味的了。是生活中的诗意嘛,还是某种幸福?
有人反对读不懂的作品。我不。我只反对读不懂的句子(不合语法,也不符合积极修辞的创新,而是乱搭配)。我喜欢王芥这样的能给人带来语言审美的朦胧作品。我反复读着“天空的鱼和鸟鸣”(满眼的鱼鳞云,满耳的鸣啭——多美的感觉)“听说风要来”(句子多么明白,意象却很朦胧,朦胧才能启动想象。)“夜空自己映进来”(这一拟人,文本就活泼起来)“你不用小心翼翼说起从前(也是句子多么明白,意象却很朦胧)”或许,朦胧诗的魅力,就在于每句话都明明白白,但整体文本你就觉得美丽,虽不能说出它的具体妙处来,但美丽的想想就会展开。 2016/9/27于夏云镇
亲子之情,跃然屏上/ 评阿政的《母亲的鼾声》-“中国好诗歌”评【9】
本首选自“中国好诗歌”微信平台2016// 010号 ■ 母亲的鼾声 阿政
因为疼痛,我失眠已久 因为我,母亲失眠已久 他们说,昨天晚上 医生给我用了一剂镇定之后 我的鼾声比夏天的雷还响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我知道,半夜醒来的时候 母亲的鼾声却是很响 就像我小时候听过的 她的歌声一样,那么清脆
2015-01-28
这组诗写作的背景是2015年年初,去医院取已经在脊椎里携带了十五年的钢板,期间,我老家一个在外打工的同姓兄弟,在工地上从梯子上摔下来,颅脑损伤,走了;然后第二天又听说一个患病的写诗的朋友,走了。我妻子在广州,只有我七十多岁的母亲照顾我,加上医院的气氛,多年患病的经历,就写了这组诗,最初是九首的,后来取舍之下,保留了这五首。
【评论】
九首也好,五首也好,我更喜欢这首《母亲的鼾声》。 短短的两节、十行小诗,极其朴实而真实地含蓄着母亲的亲子爱子的深情。 全诗,仅第一节有个夸张,第二节有个类比(占两行)。其他全是直白。诚然,直白中也有增强诗意的技巧表达。比如开头两行的排偶和“因为”“失眠已久”的连续复沓,以及第二节开头两行中“知道”的对应复沓。 这样,计算一下,除开3-4行和第8行,是非艺术化的句子外,那么共有七行都是艺术化的呈现。一首诗,只要艺术化呈现的比例在50%以上,本质上就是诗,而非分行排列的散文。 我们说,诗是诗人真实情(感)思(想)的语言的艺术呈现。语言的艺术呈现,可简称之为“艺”,而真实的情思,可称之为“旨”。鉴于此,诗又是旨与艺的和谐统一。旨是灵魂,艺是身体。诗文本就是艺的呈现,而旨则隐藏其中。本诗之旨,歌颂母亲伟大的爱。这爱的伟大,就含蓄在这10行的文本当中了。 2016/9/27于夏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