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3-5 12: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诗体,大体有两类形式,一类是句式比较整齐的四、五、七言诗,这包括严谨的五七言格律诗在内,另一类为杂言诗,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长短句,如乐府、宋词、元散曲。
由此看来,当下的自由诗也尽可以归入长短句之列。所以当下自由诗并非是外来的诗种,而是有着汉语诗渊源。重要的在我们如何把握句式的节奏,及其长短句相间有致与和谐,使其诗性化而不是散文化。
此外中欧诗体之区别主要在一是以情感为载体擅长于抒情,一是以事态为载体擅长于叙事。为什么国人擅长于抒情呢?其实更重要的在于国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保守,这样反其道而行之——诗人们在诗中就倾向于言志言情了,不管其方式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田园山水,其志其情都是诗人们表达的主体。现代生活纵然千万变幻,诗人们介入其中反馈出来的也仍然是情志的失得。
但抒情与叙事相比较,叙事因为有事态发展线索的既存,所以无论作者或读者都比较容易地把握其诗的走向,不至于产生杂乱无章或不知所云;抒情诗以情感为主体,稍一放纵就难免行走于天地之间,以为快意却也容易失却方向。因此对于抒情诗的要求一般地说来其形象的取舍要相对地集中一些,这就是常说的主题集中、形象鲜明,一唱三叹。
中国多抒情诗而且多短制,是源于艺术的传承呢?还是源于国人的血脉?现在都快全球化了,中国人是不是就此成为世界公民呢?这恐怕为时还很遥远。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之相适配的政治呢?意识形态呢?这个一体化更深的层面,大概还在于使强者对弱者的掠夺更为出之有据更为体面吧。好在艺术是崇尚个性的,个性纷呈的世界才历久弥新。否则全面的欧化中国式的抒情会不会被取缔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