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朱海燕 于 2013-9-11 10:09 编辑
红高梁
朱海燕
村东,那块地六十六亩
“六十六亩地”成为它的名字
从土改喊到现在,喊老几辈人,还是那么亲切
土地,肥得像拌了油一样,泼一瓢水,咕嘟咕嘟地
就长出春天,播种一股西北风,都会献出沉甸甸的
金黄。姑父是霸道的村支书、也是种庄稼的能手。他高喊
一声:这块地年年种高粱,让它去疯长
从此,这块地生长出农民高拔的精神
把火红火红的生活举在了天上
姑父每天都走在高粱地里,像走进幼儿园
用他的汗,他粗壮的手,和他从不修理的胡茬子
与每一棵高粱对话,施肥、浇水、除草、捉虫,用镰刀
再刨松他踩过的脚印。不识字的姑父没读过
《红旗谱》和《创业史》,看他那擦汗毛巾搭在
肩上,镰刀插在背后腰带上的样子,我就想起
书中的朱老忠和梁生宝,只是不像朱老忠
那样老想着打仗,但很像梁生宝那样操心
每年秋天,六十六亩地都给农民六六大顺的微笑
高粱穗像太阳,秫秸杆像月亮,盖房子、织房薄
挤结婚的喜床、制筐、制篓、制锅盖子
在没有电的年代,它把农民的生活一次次照亮
姑父六十六岁时去世,他把家安在了六十六亩地的
正中央,他每天都和高粱合影
亲得就像一个娘的兄弟
土地承包制的犁铧,把六十六亩土地
分成了六十六垄,六十六个农民一商量
在这块地上仍然种植高粱。农民要活出个精气神来
像高粱一样精神挺拔地站在地上,头上总顶着
太阳一样的火红高粱。而我的姑父呢
在那个世界里,还是一棵高粱,身材高大,手擎太阳
|
|